加快產業綠色化、綠色產業化
走進我省鋼鐵企業寶鋼德盛的廠區,鋼鐵廠在人們心中的印象被完全顛覆——環境優美、花草遍地,光伏發電提供“綠能”、5G智能化監控車間各項指標、各排放口滿足超低排放要求等,讓這里的內核更“綠”。
推動傳統產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,需鋼鐵、石化、化工、紡織、皮革等傳統產業向綠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提檔升級,這也是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的關鍵。
實施方案提出,要引導重點用能企業積極建設綠色工廠,推進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集成應用。其中關鍵在于“控制化石能源消費,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”,而“鼓勵新建、改擴建項目實行燃料煤減量替代,因地制宜推進煤改電、煤改氣”“鼓勵企業、園區就近利用
清潔能源,積極推動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
試點”等舉措都是推進用能改革的可參考路徑。
本+文`內.容.來.自:中`國`碳`排*放*交*易^網 t a np ai fan g.com
針對工業園區建設,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分布式光伏、分散式風電、多元儲能、高效熱泵、余熱余壓余氣利用、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;建設綠色微電網,實施園區“綠電倍增”行動;構建園區內綠色低碳產業鏈條,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,力爭到2030年,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園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。
發展循環經濟也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抓手。實施方案提出以福州、廈門、泉州為重點培育一批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基地,高水平建設現代化“城市礦山”基地;促進資源高效再生循環利用,支持建設一批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項目;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,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方案中首次提到福建要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——通過加快增材制造、柔性成型、特種材料、無損檢測等關鍵共性再制造技術的研發創新與產業化應用,支持廢舊汽車、廢舊工程機械、廢舊機床等產品零部件再制造,培育一批再制造龍頭企業,力爭到2025年形成再制造產業集聚區,到2030年進一步健全完善再制造產業體系。
本`文內.容.來.自:中`國`碳`排*放*交*易^網 t a npai fan g.com
“從國內外的經驗看,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實現‘雙碳’目標的重要一環。”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唐杰表示,循環經濟及再制造產業成本回收周期較長,當前激勵機制仍不足;我省在一些關鍵領域或關鍵環節技術仍存在“卡脖子”問題,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出臺配套政策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