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9日,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獲悉,世界運動會是非奧項目最高水平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,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將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。
據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、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介紹,成都世運會設34個大項、60個分項、255個小項。體育總局正在有序推進代表團組團工作,目前已經獲得28個大項、152個小項的參賽資格,預計將有330名左右的運動員參賽。這將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世界運動會以來參賽項目最廣、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。
發布會上,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、成都市市長王鳳朝回答了紫荊雜志記者關于本屆世運會在科技賦能、
綠色辦展方面情況的提問。
王鳳朝指出,成都世運會始終踐行“科技賦能、綠色低碳”辦賽理念,在賽事側、城市側、技術側同向發力,以科技創新推動賽事組織、場館建設、服務保障等重點環節綠色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。
科技賦能方面,發布《成都世運會科技賦能規范指引》,構建科技賦能行動體系,圍繞場館建設運維、賽事后勤保障、市民互動體驗、促進成果轉化等應用場景,配套14條具體措施。根據辦賽、參賽、觀賽科技需求,廣泛征集高校院所、企業科技產品230余項,編制形成《科技賦能成都世運會產品手冊》。通過“科創天府·智匯蓉城”機器人專場、低空經濟專場等系列活動,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臺,推動“無人機火炬傳遞”“空中快遞員”“空中直播間”等低空經濟場景亮相成都世運會,25款機器人產品有望在火炬傳遞演示、智慧導覽、體育展示等6大場景應用,進一步提升觀賽體驗。
綠色低碳方面,發布《成都世運會綠色低碳辦賽行動指南》,構建綠色低碳行動體系,圍繞低碳能源、低碳場館、低碳交通等方面,制定9項行動、26條具體措施。通過“綠智交融 護航世運”綠色低碳場景供需對接系列活動,搭建政企聯動對接平臺,鼓勵企業通過綠色低碳產品應用展示和捐贈
碳信用碳配額等方式,參與綠色低碳辦賽,減少賽事
碳排放。啟動線上平臺“低碳世運”專區建設,打造捐“碳”企業庫,推動綠色電力應用、綠色出行交通、低碳場館建設等低碳應用場景,全流程開展
碳盤查、
碳核查和
碳中和評價,努力辦成首屆“
碳中和”世運會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